(all credits and rights of the Wikipedia source apply)
歐洲赤松(學名:Pinus sylvestris)是一種分佈在西起大不列顛和伊比利亞半島,東至東西伯利亞及高加索山脈,北達拉普蘭之間,廣大範圍的樹種。在北部,其生長高度為海平面至海拔1000公尺,在南方則以高山植物方式呈現 (1200-2500公尺)。
在英倫三島中,目前只有蘇格蘭有原生的歐洲赤松,但最晚到三、四百年前,在英格蘭、愛爾蘭和威爾斯仍然能發現其蹤影—後者由於伐木過度而消失,但近年又重新引進回來。類似的消失和重植的過程也出現在丹麥和荷蘭。
形態
成熟高度為35公尺,少數至40公尺。樹幹部樹皮粗糙,呈暗灰棕色,成鱗狀;樹枝的皮簿且成層狀,呈橘色。成樹樹幹長、直、無枝,而枝葉長於樹頂,樹冠呈圓形或扁平狀。
成樹的葉 (松針)長3至5公分,藍綠色,成對出現。幼樹針長是成樹的兩倍,且在粗壯的芽尖上以三至四支一組出現。毬果長3至7公分,呈尖卵形。
亞種與生境
在植物學文獻中曾經記載了超過100個亞種,但至少只承認三種:典型的原变种(var. sylvestris) (由蘇格蘭、伊比利半島到中西伯利亞)、var. hamata (分佈在巴爾幹半島、北土耳其及高加索),以及樟子松(var. mongolica) (在蒙古、南西伯利亞和中國西北部)。分佈在西班牙南部的var. nevadensis可能是一個不同的品種。
是北歐唯一的原生松樹,單獨成林,或與歐洲雲杉、歐洲白樺、花楸、歐洲山楊與其他硬木混合生長。在中南歐再附以歐洲黑松、馬其頓松、歐洲山松和瑞士石松。在其分佈範圍的東部則與西伯利亞紅松等樹共生。
木材
木色淺棕到紅棕色,用於一般的建築工程。其乾密度為470 公斤/立方公尺 (視生長情況而有變化),開孔度60%,纖維飽和點為0.25 公斤/公斤,飽和水氣量為1.60 公斤/公斤。
現狀
是蘇格蘭的國樹,也是一度覆蓋蘇格蘭高地大部分地區的喀里多尼亞森林的主要樹種。過度砍伐、山火、過度放牧,以為驅除狼而清理森林都使森林衰落,至今只有少數林區倖存包括Affric谷地、Rothiemurchus森林和Rannoch黑森林。至少在部份地區正採取復原措施。
目前此樹亦引進到紐西蘭和北美洲比較寒冷的地區,在後者部分地區,例如安大略和威斯康辛州,已被列為入侵樹種。
名稱與其他
英語中的松樹是拉丁語pinus經過法語pin轉寫而來的;在18世紀以前稱為"Scots Fir" (來自丹麥語的fyr),但今天fir只用於冷杉屬 (Abies)和金錢松屬 (Pseudotsuga)的樹種。
又稱里加松、挪威松或蒙古松。注意拼寫英語名稱時不要寫成 "Scotch",在蘇格蘭這是一種冒犯行為,應該避免("Scotch"是指威士忌酒)。
是11月10日出生人士的誕生花,其花語為「大器晚成」。
用途
歐洲赤松是林业中的重要树种。其木材用于木浆和锯木材产品。可以通过种植、播种或自然再生来创建幼苗林。商业人工种植轮换周期在50到120年之间,东北地区的生长较慢,轮换周期较长。
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,这种松树在前工业时代被用来制造焦油。一些活跃的焦油生产商仍然存在,但该产业几乎已经停止。 这种松树还曾用作松香和松节油的来源。
该木材颜色从淡褐色到红褐色不等,用于一般建筑工程。其干燥密度约为470 千克/立方米3(随生长条件变化),开放孔隙度为60%,纤维饱和点为0.25 千克/千克,饱和湿度为1.60 千克/千克。 松树纤维被用来制作被称为植物法兰绒的纺织品, 这种纺织品具有类似大麻的外观,但质地更紧密、更柔软。
这种松树还被广泛种植于新西兰以及北美的许多寒冷地区;它是最早引入北美的树木之一,大约在1600年左右。 它被列为一种入侵物种,在一些地区,包括安大略省、密歇根州等, 在这些地区是一种入侵物种。它在美国也广泛用于圣诞树贸易,并且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是最受欢迎的圣诞树之一。尽管在北美东部的一些地区具有入侵性,但这种松树在那里往往生长不良,部分原因是其原产地和北美之间的气候和土壤差异,部分原因是受到害虫和疾病的危害;如果不加护理(如在圣诞树贸易中),这种树通常以扭曲、杂乱的方式生长。 松树可能会被松材线虫杀死,这会导致松树枯萎病。这种线虫通常攻击至少十年的树木,并且往往在感染后的几周内就会导致树木死亡。
这种松树在比利时佛兰德地区的煤矿区广泛种植和使用。它被用于加固隧道,并因其破裂声音而被优先用于更换。仍然有许多包含这种树种的大片森林分布在乡村。
培育品种
有几个培育品种在公园和大型花园中用于装饰目的,其中包括'Aurea', 'Beuvronensis', 'Frensham', 和 'Gold Coin' 已获得皇家园艺学会的花园优质奖。
参考文献
- 欧洲赤松 Pinus sylvestris L..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. 昆明: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. [2013-01-18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-03-05). (简体中文)
外部連結